导读
心胸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多是急、危、重为一体的危重患者,患者不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还极易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常出现严重的呼吸、心跳骤停!因此,心胸外科监护室的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紧急复杂的状况和挑战,长此以往,极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最终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正视重症监护室护士常见心理问题,寻求解决措施,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已成为护理管理者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一个“重”字带来多重压力
病情急,程度重,要求高。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不仅病情复杂多变而且生死只在一瞬间,所以对护士的综合素养及专业水平要求极高。一个心率的逐渐加快就有可能提示病患有潜在内脏出血的风险;一个血气分析低血钾的直接后果就是引起心率增快,心率失常(不规律),肌无力,极严重的甚至可引起心跳骤停……这都要求护士要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的瞬间,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万变应不变,与死神争夺生命。面对这么一个“高风险”且充满“应激源”的环境,护士不仅要争分夺秒,还得超负荷工作,极易导致身心疲惫和加重心理负担。
工作环境特殊。严格的探视时间和穿着要求;文化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家属对监护室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各种仪器设备光线、噪音的刺激;吸入空气中的不良气味;在与危重病人接触的同时,也同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打交道,身体抵抗力稍有下降,很容易产生疾病……这些,都让护士的身心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出现情绪激动、压抑、烦躁、恐惧等心理问题,甚至多数护士出现偏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
收入报酬与床护比失衡。当下,床护比失衡几乎普遍存在于各类大中小型医院,工作量大和频繁的倒班且生活无规律,加之收入报酬得不到最佳的体现,致使护士身心疲惫得不到有效缓解,易产生疲劳综合征、失眠多梦易醒等症状。
手写版的危重护理记录单。护理文书的严谨性在于它具有法律效应,所以不允许护士在记录时有涂改、刀刮字或记录不真实或跟医生诊断不相符的现象出现。特别是死亡护理文书的书写要求更是严上加严,护士只要稍不留神,错写漏写一个数字,对病情的描述不贴切等,都得完全重抄,哪怕抄到肩酸手痛,加班加点都得认真完成。由此,手写版护理记录单不仅占据护理工作的大半时间,而且大大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同理,周而复始的病情小结记录也难免回影响到护士的情绪,日复一日,将影响部分护士的工作热情和工作质量。
提升综合能力 临床应对更从容
首先,护士自己可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可重点学习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技巧,这样既可提高对工作的热情,也能在心情出现低落时正确进行排解。
其次,医院或护理管理者应为重症监护室护士提供各种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让他们多与院外优秀同行交流工作心得体会,既给心灵一个出口,又在培训中不断充实自己,在专科疾病的学习、交流和探讨中,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
除了安排外出学习,科室也可积极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例如认真组织每月两次的护理查房、轮转培训等方式,从而让护理人员获得相关学科的护理理论新知识,以万变应不变,在护理急危重症患者时,更自信、更从容,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
保持良好工作环境 心态更积极
抓住患者入院时的机会,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告知医院的管理规章制度,时常换位思考,以取得家属和病人的理解和配合。
按规定每日两次的开窗通风,当病人大小便时,可酌情开窗通风。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床旁隔离,认真洗手……这些均是杜绝细菌传播的手段。工作之余,护士应加强身体锻炼,可采取跑步、瑜伽等锻炼方式增强机体抵抗力。总之,从自身做起,努力保持重症监护室内良好工作环境,既可防止细菌传播,也能减少护理人员的恐惧心理,从而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压力。
实行弹性排班 人性化管理压力小
据了解,最大限度地保证倒夜班护士的休息时间,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而医院人力资源部的积极招才纳贤,就可很好的缓解床护比失衡这一现象。
除了增加人手,合理的排班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为护士减轻工作负担。笔者所在科室自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和人性化管理后,就很好地缓解了护士们的部分压力。
针对手写版危重护理记录单带给护士的压力,笔者认为医院应尽量简化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内容,重复的记录尽可能省略或用数字代替。当然,能把手写版的护理记录改成电子版的护理记录单更好,这也是日后发展的一大趋势。
综上所述,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多,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监护室护理质量,反映着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所以,关爱监护室护士身心健康势在必行。